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搜索
查看: 1546|回复: 1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18 0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乐课堂初中物理精讲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简称“沪科版”)
八年级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

说明:课本和一般辅导书已有内容,一般不再重复。

***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关于本单元内容的标准要求

主题二 运动和相互作用
  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不同的物质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又发生着相互作用。了解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认识物理现象所必需的。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对它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一)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和力
  (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例如:利用步长估测学校教学楼的长度。
  例如:调查市场上出售的成品服装和鞋子尺码的国家标准。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测量,搞清自己应购买哪种规格的上衣、裤子和鞋子。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本单元包括:机械运动、长度与时间、速度,三块知识点。

在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的大门》中,我们已经知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

所以教材在第二章开始的专门知识单元中,首先安排学习最容易感受的机械运动,但只是初步感受物理学习。我们要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掌握正确研究物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在初中阶段,机械运动的系统学习,要把本章和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六章《力与运动》,联系在一起,才能形成稍具系统的认识。

所以,建议同学们可以提前把第五章和第六章大概翻阅一下,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对本章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

***

本章内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但做为第一个正式学习物理知识的单元,要特别注意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并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

在机械运动有关概念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

一、要建立术语的意识。

在物理学中,一些名词与生活中与其他学科中使用的名词是相同的,但在物理学中,专门的名词都有专门的意义,不能混淆。

比如:运动,在物理学中是机械运动的简称,是专用的。可不能与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混为一谈。

所以,在物理学习中,要养成正确使用术语的良好习惯。

除了要正确使用术语,更重要的是在概念学习时,一定要对每一个关键词汇理解准确,只有理解准确才能正确使用。

比如:机械运动的概念中三个关键词是:相对、位置、改变。而位置是包括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方面的。

二、在物理学习中,要搞清哪些概念是相对概念,哪些概念是绝对概念。

相对概念,就是与其他物体有关。比如:运动,要说相对谁运动,静止要说相对谁静止。我们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曾经遇到过大量的相对概念,在小学一年级就学习“多与少”,多要说谁比谁多。

这是理科语言与文科语言一个特别明显的不同点。

绝对概念,就是只与自己有关,与其他物质无关。比如:物体的质量。

***

长度、时间、速度,都是“物理量”,在学习物理量时要注意:

一、要明确学习的物理量是是否是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是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或定义新的物理量的方程而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把少数几个物理量作为相互独立的,其他的物理量可以根据这几个量来定义,或借方程表示出来。这少数几个看作相互独立的物理量,就叫做基本物理量,简称为基本量。其余的可由基本量导出的物理量,叫做导出物理量,简称为导出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共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物理学各个领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这七个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

我们正要学习的长度和时间,就属于基本物理量。而速度属于导出物理量。

二、测量物理量时,只有基本物理量可以测量。

所以,本单元,要专门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虽然速度也有专门测量的仪器,但测量非基本物理量的仪器内部,仍然是测量基本物理量,经仪器处理后,再把结果直接展示。比如:汽车上的速度计,内部是由测量时间和测量长度的两部分组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后,把速度的大小直接展示了。

三、不要把物理量和物理量单位混淆。

物理量的单位是用来衡量物理量的标准。物理量符号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而物理量的单位符号是不可以单独使用的。

物理学中的符号和术语一样,都是专用的。要准确使用。

四、物理量单位要搞清主单位是什么。

因为,物理学是特别怀念前辈的,很多非基本物理量都会有专门的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物理量单位,而这些单位基本都是由主单位构成的。

***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学习中,我们要:

一、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对物理学习非常重要。而且,中考时要专门测试物理试验,检验你的动手能力。

二、动脑。当被测量物不容易进行直接测量时,如何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要动动脑哈。

三、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严谨的态度,就没有严谨的测量过程,没有严谨的测量过程,就没有严谨的测量数据。

***

在速度的学习和应用时,要注意:

一、要搞清物理量的概念和物理量的意义。

速度的概念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

物理量概念,明确说明了物理量是由哪些基本物理量,如何导出的。

速度是由时间和路程(即长度)导出的。单位时间,说明时间是分母。

由概念即可知道速度的物理量单位,和计算方法。即速度的物理量主单位是米/秒。计算公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的意义是: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量的意义,只是说明该物理量是用来描述什么物理现象的。

二、在物理的计算性运用时,要特别注意数学思维方法的使用。

比如:比较速度大小的方法有三种。其实就是数学中比较分数大小的三种方法。

1、直接比较数值的大小。把速度计算后,并统一单位。直接比大小。

2、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大的速度快。

3、分子相同时,分母大的反而小。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速度快。

三、物理计算,必须在首先写物理公式。

因为物理公式,才是物理内容,后面的计算其实是数学问题了。

四、物理数据,必须是数值与单位同时使用。

因为,物理学强调物理量的意义。单独的数值或者单独的单位,都不具有物理意义。

五、特别说明,多余老师在前面只说到速度的概念。而没有说速度的定义。

概念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可以有不同的内涵。

比如:在数学中,“数”的概念,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而定义,是最准确最完整的描述。

速度的定义是:速度是描述质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所以,在初中所学的速度,在以后有专门的名词“速率”来表示。

在初中阶段,对速度的完整描述,是用运动的完整描述来代替的。如:两物理相对静止,则两物理运动方向相同,速度大小相同。

***

最后,多余老师再次强调:物理学习要多与生产实际结合,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

特别是初中所学物理知识,与生产联系最为密切,使用得也最为普遍。

生活中用得好,学习上就学得好!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时时有物理,除非物质世界消失,而这是不可能的,呵呵。

***

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地专心学习的同学,多余老师告诉你,你并不是一动不动哦。想想,为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亿团网 ( 豫ICP备17044128号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0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70478

GMT+8, 2025-5-11 01:47 , Processed in 0.0843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