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搜索
查看: 1317|回复: 4

奥斯卡评委钟情类型片解析(组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4 12:13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2-23 09: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第81届奥斯卡大奖开颁在即,走过了81年的风风雨雨,从最初只有百十个人参与的宴会式奖项,到今天受到全球数亿人关注的顶级电影大奖,奥斯卡所经历和承受的历史非常人能够想象。在奥斯卡颁发的众多大奖之中,最佳影片无疑是含金量最高的大奖,是奥斯卡对年度最佳电影的最高封赏,获得此奖,在某种意义上说来,等于是名垂影史的,在数十年后,即使人们都没有看过这些获得最佳影片大奖的作品,但人们至少还记得这些影片在奥斯卡上的无限荣光。最佳影片大奖会让一部影片被历史铭刻,功臣名就在此一举,夺得奥斯卡是绝大部分影人的梦想,但梦想究竟离现实有多远?奥斯卡大奖的评委们究竟钟情于哪一种类型电影?本文将在此对奥斯卡大奖命中率最高的几种类型电影进行解析——

    20-40年代:契合时代背景,战争片最易夺冠
    奥斯卡为什么会这样受到美国乃至全球影坛的推崇,首要原因就是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并且奥斯卡还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反应民心所向的一个电影奖项,它在顺应潮流的同时,也在制造着潮流。

    《翼》

    仔细说来,奥斯卡最前期(20~40)年代是最为推崇战争影片的,其次才是剧情片、歌舞片、传记片和喜剧片。第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就是战争片 《翼》 (1927),影片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一战,为什么在这段时期战争片最为受到奥斯卡评委们的青睐?因为这段时期刚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其间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阴云笼罩之下,国家和民众都需要鼓舞人心的战争电影力作出现。

    所以在这段时期内,战争题材的力作屡见不鲜,并且许多爱情片、剧情片都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一战或二战前后,让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励人心,使更多勇敢的战士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看到了《西线无战事》(1930)、《乱世春秋》 (1933)、《忠勇之家》、《北非谍影》(1943)、 《黄金时代》(1946)等等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在奥斯卡大奖赛上夺冠,《西线无战事》是反战的电影,主创拍摄的目的是控诉战争的罪恶,但敌人既然已经举起了屠刀,战士又岂能坐以待毙呢?而战争爱情片《乱世佳人》(电影版 电视版)又是另外一种成功的模式,她固然也是拥有战争背景,不过和当时国际局势无甚关联,这种主力描写爱情的豪华巨制为好莱坞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大规模投资的影片在今后层出不穷,但能够达到《乱世佳人》这巅峰式的经典水准的作品,则是寥寥无几。

    《乱世佳人》

    总体来看,早期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并不单一,我们既可以看到喜剧片 《一夜风流》 的身影,也能看到 《壮志千秋》 这样的西部力作,还有 《左拉传》这样的人物传记电影,题材多样化是奥斯卡发展的必备趋势,但是在二战那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战争片无论如何都是那段时期的奖项宠儿,是时代造就了奥斯卡的评选口味。

    战况统计结果:
    本阶段战争片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总数为7部。能与之平分秋色的类型电影只有剧情片,剧情在这本阶段共获得6次奥斯卡最高大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4 12:13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50-60年代:摆脱战争阴霾,关注现实力作
    进入50年代,美国社会开始了飞速的发展,电影工业自然也得到了繁荣的条件,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奥斯卡评委,他们在这一时期都开始对现实主义力作开始抛出橄榄枝。战争片不再像第一个时期那样受宠,这20年中,也仅有《乱世忠魂》(1953)与《桂河大桥》(1957),这两部描写二战的电影夺得最佳影片大奖。战争已然走远,它似乎成为了美国心中不愿提起疮疤。因此,那些场面热闹祥和的歌舞片,还有反映现实的剧情片,成为第二段时期夺得奥斯卡最高大奖常客。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这段时期完全可以说是歌舞片的最辉煌时期,《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琪琪(1958)、《西区故事》 (1961)、《窈窕淑女》(1964)、 《音乐之声》 (1965)共五部作品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涌现了这么多经典的歌舞片,在好莱坞之前和之后的岁月中都未曾再现,歌舞片在哪一段时期登峰造极,即使今天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音乐之声》的时期,但今时今日却再也拍不出拥有那般超凡脱俗气质的豪华歌舞巨制了。

    《宾虚》

    在这20年还有一种获奖电影不容忽视,那就是奢华大片,从1956年获奖的《环游地球八十天》到1959年的《宾虚》,以及后来的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些夺得最高大奖的影片虽然题材不一,但它们全部都是耗资巨大的商业影片,动辄就是数千万美金的投资(那是40年前),并且这些影片都是当年的票房冠军,在那种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像《阿拉伯的劳伦斯》都能够盘踞票房榜十强数年之久,由此也可以看到这种史诗大片的巨大影响力。从5、60年代开始,好莱坞大电影公司也正式开始史诗大片的竞争拍摄。但奇特的是,奥斯卡却没有随波逐流,尤其是到了60年代后期,反映种族冲突、反战和性解放等各种思潮的电影则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座上宾客。即使大公司为那些奢华大片不断卖力宣传,但影片的艺术品质却成为奥斯卡评委投票的首要原则。

    《午夜牛郎》

    在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即1969年上映的电影《午夜牛郎》成为当年的热门电影,这部电影还是第一部被评为X级别的影片,意为17岁以下人士不得观看。但这部影片在翌年却神奇般地夺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究其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真实地刻画出二战后成长的一代他们那种彷徨与无助的心态,嬉皮士和反战运动的此起彼伏,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安宁,而《午夜牛郎》这部电影却如实地将社会中年轻颓废的一代表现了出来,说出了这一代的焦虑,所以这部电影当之无愧地成为第4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战况统计结果:
    本阶段夺取奥斯卡最佳影片次数最多的类型电影是剧情片,先后七次拿下最佳影片大奖;而歌舞片稍逊一筹,共5次擒得奥斯卡小金人,得奖数量虽然少了一些,但影响力显然要比剧情片更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4 12:13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70-80年代:新好莱坞时代,剧情与传记各领风骚

    新好莱坞时代此时离我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获奖作品也更容易被我们接受,因为审美标准和价值观的接近,更多被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在此时问世。以弗朗西斯·科波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马丁·西科塞斯等新好莱坞电影人的崛起,代表着好莱坞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也正是好莱坞魅力之所在,它永远都保持着一种年轻健康的状态,吸引着无数影迷对好莱坞电影趋之若鹜。

    《教父》

    在70~80年代的奥斯卡大奖中,我们已经很难仔细鉴别出哪一种类型电影是评委们的偏爱,因为这20年中获奖的影片类型多种多样,这里既有黑帮经典《教父》,也有体育励志《洛基》,还有家庭伦理《普通人》,甚至连中国人的故事《末代皇帝》都有!如此丰富的获奖片源,已经远远超出了奥斯卡之前固有的界限,电影艺术在这20年真正做到了百家争鸣。如果必须给这20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写下定义,那么我们只能选择剧情片和传记片是这20年的获奖宠儿。

    《克莱默夫妇》

    剧情片的涵盖意义较广,任何电影肯定都有剧情,刨除了战争、歌舞、黑帮、古装、喜剧等等诸多元素,那么一部讲述现代人家庭故事的作品,就可以定义为剧情片。当6、70年代的反战思潮过后,嬉皮士运动也逐渐销声匿迹,人们又重新开始关注起了家庭生活。不可避免的,奥斯卡必然要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所以这段时期中反映家庭生活的伦理电影比较容易获奖,比如《安妮·霍尔》(1977)、《克莱默夫妇》(1979)、《普通人》(1980)、《母女情深》(1983)、《雨人》(1988)等等作品,都是以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婚姻的电影,因为美国主流社会开始将目光对准了中产阶级的婚姻和生活状况,所以此类题材也成为奖项和票房的受益者。

    《末代皇帝》

    另一种备受瞩目的获奖类型则是传记影片,如《巴顿将军》(1970)、《甘地》(1982)、《莫扎特》(1984)、《末代皇帝》(1987)这4部个人传记作品是那一时期的奥斯卡获奖代表,这几部作品都是以历史名人为描述对象,由主人公的视角切入历史风云的变幻之中,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反映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莫扎特》虽然不是描写历史风云人物,但该片精致豪华的布景和服装,还是让该片跻身于商业巨片之林。这些个人传记影片因为耗资巨大,且描述的人物和历史受到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这几部影片赢得奥斯卡金像奖也是情理之中的。

    战况统计结果:
    本阶段因为偏重于家庭伦理片,所以这一类型的电影先后五次拿到最高大奖;其次就是人物传记电影,此类型凭借四项最佳影片大奖紧随其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4 12:13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至今:群雄并起,商业和文艺争辉

    奥斯卡从过去已经来到了现在,90年代至今的十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广为人知的作品,此时的奥斯卡在评选制度上已经非常完善,评委也接近6000人!在全世界的电影大奖的评委会中,奥斯卡评委绝对是人数最多的。这6000位评委分别来自制片人、导演、演员、编剧、摄影师等等工会的成员,他们的投票方向很明确,导演工会的成员只投最佳导演的选项,演员工会的成员负责投票选举本届最佳男主角,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看到奥斯卡评审的专业性。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最佳影片大奖,这个奖项是由全部奥斯卡评委共同投票选出,这也是为什么这6000人的评委让人感到害怕,因为你根本无法预料到如此众多评委的选片口味,最多也只是做出最为接近的猜测,但没有哪家公司敢打下包票说能影响今年评委们的投票结果,这多少能够保证投票的公正性。

    公正与否暂且不论,奥斯卡进入90年代以后,评委们的口味着实令人难以琢磨,这大概也和年年出品的热门影片风格大相径庭有关,资讯发达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几年中只看一部电影,好莱坞每时每刻都在求新求变,所以不会出现过去那样较为严重的跟风拍摄现象,战争片一火,大家都去拍战争;史诗片一热,所有公司都在筹备史诗。90年代以后,这种跟风现象在好莱坞不流行了,而且更多独立小公司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公司割据影市的状况。

    《与狼共舞》
    1990年,西部片《与狼共舞》横空出世,该片由凯文·科斯通纳自导自演,这部影片因为独特的文化视角,并将浪漫与写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被视为好莱坞新时代的光辉之作,西部片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终于再度登上奥斯卡顶峰,这是一次久违了的艺术喷发,但不可回避的是,西部片在这时已经是英雄末路。在其后的1992年问世的《不可饶恕》,这部影片描述的就是一个垂老牛仔的末路反抗,这部电影同样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但这部影片也象征着西部片的落日挽歌,这种类型电影在市场上已经得不到认可,从此之后,西部片就极少出现在奥斯卡评选之中了。

    90年代至今获奖影片题材非常多样化,每一部影片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64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是惊悚片《沉默的羔羊》,到第66届又是传记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到了第68届又是古装战争片《勇敢的心》,还有第70届那艘史无前例的航母《泰坦尼克号》,以及众人皆知的魔幻史诗《指环王3》,这些赢得最佳影片大奖的作品,已经没有几分内在的联系性,如果非要强加一个噱头,那么只能说这些影片在当年是最受欢迎或是最受关注的作品,有的甚至还是有史以来的电影票房冠军。奥斯卡评委们在这十余年年中遴选这些旗帜鲜明的作品,它们见证了那一年的电影辉煌,这段时期每部获奖的影片都是那一年的最佳代表作品,大部分都是属于众望所归的类型。

    但仔细分析起来,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奥斯卡评选的规律,比如史诗片和商业大片容易博得评委们的青睐,《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号》就是例证;还有就是题材励志向上,格局广阔的电影也是最佳影片的不二的主,比如《阿甘正传》;再有就是质量上乘的文艺杰作,在世界范围内都赢得了较高的褒奖,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和《英国病人》等等。这还是较为粗略的评选特征,奥斯卡评委在90年代还是非常推崇积极向上的电影题材,基本上获奖影片的结尾或是给予人启迪,或是让人精神鼓舞振奋,即使是悲剧,也都会给观众一个光明的希望。但是到了世纪末,悲观的情绪不知从何而来,奥斯卡开始倾向于带有黑色和犯罪元素的电影作品,比如《美国丽人》(1999)、《芝加哥》(2002)、《无间行者》(2006)、《老无所依》(2007)都是此类型的代表,或许在光明了数十年之后,奥斯卡更喜欢一些黑暗的元素加入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奥斯卡评委们更青睐于现实题材,也许只有反映现实社会苦难题材的作品,才是能够让奥斯卡评委们动心的影片。

    战况统计结果:
    90年代至今得最高大奖的影片更是五花八门,剧情类型的影片在本时期最为吃香,先后拿下了5次奥斯卡大奖;犯罪题材的电影以四次荣获最高大奖的成绩紧随其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4 12:13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预测

    预测最佳影片:《贫民富翁》
    最佳影片提名:《米尔克》、《对话尼克松》、《贫民富翁》、《朗读者》、《返老还童》
    最后也要对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进行一个小小的预测,既然年度神作《黑暗骑士》被踢出了局,那么本届奥斯卡最大的热门作品无疑是《贫民富翁》,相对于其它四部入围影片来看,《贫民富翁》是最契合当前奥斯卡评委们的口味,它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并且加入犯罪、种族冲突、爱情、歌舞,以及还有猜谜等等元素,这是一部大杂烩式的电影,但坚固的现实主义根基让这部影片倍受欢迎,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底层的现实状况,道出了底层人民的疾苦,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博取评委们的同情心,并且这部影片的表现手法极为独到,属于在视觉语言上推陈出新的作品,无论是从艺术还是娱乐角度来看,《贫民富翁》都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并且其影响力也大大超越了其它四部入围影片,它的获奖是毫无悬念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亿团网 ( 豫ICP备17044128号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0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70478

    GMT+8, 2025-5-10 02:29 , Processed in 0.1097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