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搜索
查看: 1375|回复: 6

【改革三十年】不能忘却的记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16 15: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革三十年】征文: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之前,童年是在着阶级斗争的口号中度过的,现在回忆起来是很苦涩的。
30年前,我家因为只有父母干农活,爸爸每天挣10工分,妈妈每天挣8工分,生产队按工分多少分配粮食,自然两人的工分不能养活3个孩子,父母只能向生产队买粮食,可父母没有钱,只能预支下年的工分,这样,我家到1978年改革前一直是补钱户,而那些劳动力多的家庭每年都指望补钱户能交上钱,分配给他们.一年拖一年,工分多的家庭有意见了,见了我们这些补钱户的孩子,总是说:还不如养一头猪来钱快!你们啥时候可以挣工分啊!
  我们在父母的教导下,早已习惯了这种漫骂.然而比漫骂更难受的是,因多年累计的欠款太多太久,生产队开始催帐,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老实的父母无别的能力去挣到钱来还款,只能从口里节省粮食去卖,使本来营养不足的我们,连吃个饱饭的时候都少.
  催帐一般是在年关,队长带着进钱户一家一家催,补钱户也想尽办法弄点钱还一部分,让队长分给那些进钱户,过一个高兴年.
催帐到我家的时候,我的父母实在拿不出钱,队长就指作家具说这个算1块钱那个算8毛钱,让那些想买便宜家具的人买走,然后把钱分给大家.可毕竟家具有限,不足以还清全部欠款,队长说房梁可以卖5元钱,吓得父母赶紧跪在那里求大家不要拆屋子,等在新疆工作的爷爷邮钱回来还给大家,这才让大家满意离开.其实,新疆的爷爷也从没有给家里邮过钱,哪有老子给儿子邮钱的道理.可能正是因为爷爷从不关心我们,才使父亲忍受巨大耻辱,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想尽办法让我上学,以求有一个和爷爷一样不愁吃不愁穿的工作.
   我12岁那年,考入县重点中学,父母交不起1学期7元的学杂费和每月的住校费用,便叫我先去乡民办中学报到欠账,告诉老师下个月再缴。我死活不肯自己去,硬是缠着父亲领着。到了老师面前,孩童的腼腆加上自以为亏欠的理屈使我自然地躲在父亲后面。老师也因为我是自愿放弃县重点中学而来,破例先入学.
   民办中学招生有限,很多孩子小学毕业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没录取,就是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小小的年纪成为公社社员,与父母参加集体劳动,每天挣4分的工分(成人男子10分,成人女子8分).家庭条件好点,兄弟姐妹多的,有大哥大姐劳动力工分能多分粮食,多的粮食可以换钱交学费,那样最小的弟妹就可以上完初中.大多数家庭孩子,上到初二就退学务农了.
  乡中学离家30多公里,春夏秋冬一个人步行翻越2座山,过两条河才能到学校,中午的午饭就是妈妈用芭蕉叶子给我包裹2个红薯.为了吃肉,我们总是过了端午盼中秋,因为只有这个节日,父母才去买一斤肉炖罗卜,由于加了橘子皮,还没吃,整个屋子就飘香.
   在乡里上学最怕冬天.冬天我只有一件母亲嫁衣改做的棉袄可穿,脚穿的是妈妈的手工步鞋去,到学校早湿透了,就到学校教师伙房去烤鞋,做饭的师傅虽然嫌臭,但还是很用心地帮我们考;有时候把冰冻的手悄悄地放同学背里,冰得同学嗷嗷叫,但不生气,因为大家都相互这样取暖. 晚上回到家里,抱着火笼在煤油灯下看书完成作业,鼻孔里总黑黑一层灰.
  我看到有些同学穿了好看的毛衣,回家也找我妈要。家里竟然拿不出钱来。一直等了近一个学期,我妈妈挖药卖,攒够了钱,我才得偿以愿。
那时我从书上知道有电灯,总渴望小山村也能有电灯,我们能在电灯下看书学习,多好啊.
1978年后,生产队把土地按人头分配到户,我家分得5口人的土地,父母虽然地多而辛苦,但心里很高兴.不但用2年时间全部还清了欠款,而且父母也有时间到重庆挑棒棒挣钱.我们也听不到那种不如养一头猪的吆喝漫骂了.
   民办中学毕竟不如县重点中学,初中毕业了,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升入高中;父母想把我送到爷爷身边,可妈妈不愿意,说家里有钱了,让我去复习再考高中;爸爸不同意我再上学,让我去跟一个亲戚学中医,妈妈想想我学个技术,也就同意爸爸的安排.就这样,15岁的我背着药箱随师傅跑村窜户给人看病打针.
当我全部投入到学医的时候,9月下旬,我收到县办职业高中的入学通知书,我是乡民办中学5个被录取的学生之一.
   父母拿着看看这个通知书,毫不犹豫地让我中断学医,给我准备被子和衣服,送我去到学校了.
县首界职业高中其实是在原来的正规中学增加了2个班,主要以开设土壤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等各种与农业有关的技术,并按理科生要求开设文化课,按当时县委文件规定,职业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一是可以推荐到农业大学继续学习,二是安排到乡农技站工作.可能就是这个诱人的条件,才使家庭经济刚刚好转的父母愿意支付每学期150元学费和每月80元的生活费用,让我去读这个职业高中.
虽然职业高中毕业后,县里没有兑现承诺,但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给我的一次继续上学的机会.
职业高中毕业后,我们不能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参加高考,但我和班里几个家庭比较困难而学习比较刻苦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以社会青年的名义参加高考.我们这几个学生也很顺利地升学.
考上理想的学校,从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不但成为职业高中学校的光荣资本,也给我乡民办中学带来骄傲,更让我家父母喜出望外.
  改革前父母无钱送我上学,改革后有钱送我去上职业高中,并和普通高中生一样参加了高考,成为高等学府的学生,这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不能不高兴.
  我终于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从外地回到了家乡,感受山乡之变.
  那条通往民办中学的“狼牙路”变成了又直又宽的水泥路,路旁的“小老树”变成了参天的白杨树,横跨大河的铁索桥变成了石拱桥,乡民办中学低矮的小草房变成了排排楼房,敞的大门足可以开进轿车,房顶上琉璃瓦闪闪发亮,四壁生辉。这哪里还有我上学时候的学校小草房的踪影,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在这里可以免费上完初中,再也不为学费发愁而失学了。
  回到村子里,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伙伴,如今都建起青砖红瓦小洋楼,门前停靠一辆农用车,电视了播放着他们喜欢的雾都夜话和龙门阵.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坐在电脑跟前全神灌注.并友好地让给我也玩上几把!
几个乡邻友好地说:"无边啊,我们的房子都修了,你什么时候也把你的房子修修吧!退休回来我们一起玩八十四(一种川牌)"!
  我看着那曾经被生产队50元要卖给别人的房子,想了想说:"还是留着吧!留着我家破旧的房子,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的进程,为我的家乡生活注入无限美好的元素,也给我一个美好的前程。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春华秋实,谱写的是祖国的嬗变与骄傲,创造的是生活的美好与幸福。透过我的生活变迁及家乡变化,我看到了一个物质丰富,奔向小康的新农村!


如果你要鼓励我,请投鼓励票!
如果你认为此还可以,请投赞美票
如果你想支持我获奖,请隔10分钟重复投票.
动动你的鼠标,点一下,投一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17 1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年沧桑巨变,新中国经历的太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17 19: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春华秋实,谱写的是祖国的嬗变与骄傲,创造的是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油田论坛人气太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亿团网 ( 豫ICP备17044128号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0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70478

GMT+8, 2025-5-3 21:13 , Processed in 0.0798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