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搜索
查看: 2676|回复: 3

长征中毛泽东斥责彭德怀:在困难面前动摇 是右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1 21:24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3-23 1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毛泽东厉声说:“彭德怀同志,你对失去中央苏区不满,是在困难面前动摇,是右倾。林彪给中央写信,是你鼓动起来的……三军团对作战方针有埋怨情绪,你向中央隐瞒,少奇向中央反映,你不签字。”同上同时又批评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说:“你是彭德怀的尾巴,什么政治委员。”同上
    本文摘自《彭德怀全传》作者:彭德怀传记组 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1 21:24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在红军领导层中间出现了一场风波。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为摆脱敌人的重重包围,实现战略转移,指挥中央红军与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频繁战斗和大踏步的行军转移,红军极端疲惫,减员很多。因此在部分指战员中由于对中央战略意图产生误解,出现了牢骚和埋怨情绪,有的人说:“部队只走路,不打仗,没被打垮倒被拖垮”等。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对红军在战略转移中要付出的代价,如与敌人兜圈子、走迂回曲折的路等,是理解的,也认为是指挥有误,甚至直接给中央写信,要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随军主持大计,由彭德怀指挥红军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林彪是湖北省黄冈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叶挺团任排、连长。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就任过红4军第1纵队司令员、红4军军长、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出任红1军团军团长。

    为统一对遵义会议以来实行新的战略方针的认识,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会理城外铁厂召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成员以及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彭德怀正在指挥红3军团攻打会理,突然接到要他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通知,政治委员杨尚昆正在发烧,也不能请假,只好用担架抬着前去开会。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他首先发言:我们抢渡金沙江后,把蒋介石军队远远抛在后面,终于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今天请大家来开会,目的是对前几个月行军作战出现的问题统一一下认识,再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针,先请毛泽东发言。

    毛泽东说,从3月下旬我们往返两次(指第三、四次)渡赤水,调动了敌人,弄得他们疲于奔命,让老蒋(指蒋介石)在贵阳惊慌失措,感到岌岌可危。我们南下威逼贵阳,又狠将了他一军,为给自己保驾,他又急调滇军出援。滇军一出来,我们这盘棋就活了,争取了主动,有了现在这样的局面。说到此处,毛泽东大声说,可是却有人对于新的作战方针、多跑些路有意见,发牢骚,还给中央写信,要求改换领导,这是右倾机会主义行为。

    会场一阵静默,气氛有些紧张。

    当时,彭德怀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攻打会理城,又因打不到土豪,筹不到粮,战士只能用野菜充饥,伤员无处安置,十分着急,临近午间还没吃早饭。他仅就军事问题发表意见说:“我军采取穿插战术,从贵阳城之西北绕至城东,然后又从南向西进,摆脱了敌四面包围形势,顺利地渡过金沙江,把所有敌军抛在后面,这是很大的胜利”彭德怀:《庐山笔记》,1959年。他的发言突然被毛泽东打断。

    毛泽东厉声说:“彭德怀同志,你对失去中央苏区不满,是在困难面前动摇,是右倾。林彪给中央写信,是你鼓动起来的……三军团对作战方针有埋怨情绪,你向中央隐瞒,少奇向中央反映,你不签字。”同上同时又批评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说:“你是彭德怀的尾巴,什么政治委员。”同上

    彭德怀听了毛泽东的指责,感到突如其来,莫明其妙,他扪心自问,从未向中央隐瞒过什么,当然自己也是有缺点错误的,但谈不到思想意识问题。他对毛泽东的批评,百思不解。

    林彪坐在一旁,低着头,沉着脸。毛泽东的话声刚落,林彪抬起头,表白说:“我给中央写信,没有什么想法,主要因为老跑路,心里烦得慌……。”同上

    毛泽东说:“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

    信是林彪写的,可是毛泽东为什么偏偏指名批评彭德怀呢?也是事出有因。会理会议前一天,彭德怀接到林彪打来的电话,林彪说:“蒋介石和龙云的追兵现在虽然暂时摆脱了,但他们是不会停止追击的。我们前有川军阻截,后面追兵又要赶上,只在这一块狭小地区,是很不利的。”《庐山笔记》,1959年。

    “是啊!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正是当年石达开走过的,孔明渡泸深入不毛之地,走的也是这条路。但我们和孔明不同,他渡泸南征是为了镇压少数民族,我们北上是为了革命。今天困难虽多,但历史不会重演。”《庐山笔记》,1959年。彭德怀对林彪的消极悲观思想进行劝解。

    “我军不能在此久留,请你指挥迅速北进吧!”

    “我怎能指挥北进,这是中央的事。”同上。彭德怀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林彪。

    当初,彭德怀并未把林彪的电话当一回事,以为那不过是信口开河而已,而且从1930年组建红一方面军以来,他同红1军团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很融洽的,从未计较过谁指挥谁的问题,很多战役都是双方共同商量一下就打起来的。关于林彪的信,彭德怀只是在会理会议上得知的。因此,他觉得毛泽东对他的批评与实际情况不符,但考虑到大敌当前应以团结为重,不宜计较个人得失,特别维护中央领导威信尤为重要。他在第二次发言中批评林彪:“遵义会议才刚刚换了领导,你给中央写信提出改变前敌指挥,当然是错误的,特别提出我,则更不适当,我也不能胜任。”同上同时作了自我批评:“我在困难中有过牢骚,由于鲁班场、平桥两次战斗没有打好,也引起对新领导的某些意见,这是不对的。”同上他表示:“我们应当坚决拥护新领导,在新领导指挥下继续北上,争取早日与四方面军靠近。”同上

    最后,彭德怀声明:“林彪给中央写信,事先我不知道,更不是我鼓动他写的。”《第二次访问杨尚昆记录》,1982年夏。

    在刘少奇出任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时,彭德怀曾向他介绍部队战士存在的一种思想倾向:不怕打仗,就怕负伤,不怕急行军,就怕害病掉队,认为这是没有根据地的缘故。彭德怀向刘少奇反映指战员思想动向,刘少奇向中央发电汇报这种动向都是正当的。彭德怀之所以未在这封电报上署名,是因为他对电报的内容不尽同意,而且考虑到他过去提过两次带有战略性的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非出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当时,彭德怀认为会议对他的责难,“不过是出于一种误会”,只要说明一下,也就算了。他万万没有料到,从会理会议到庐山会议长达24年,这件历史公案竟被提过多次,毛泽东一直认为是彭德怀背地里鼓动林彪给中央写的信。事过24年,在庐山会议的一次常委会上毛泽东又重提旧事,林彪与历次情况不同,突然插话说:长征中给中央写信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离开军事指挥岗位,由彭德怀来指挥作战,事先没有同彭德怀商量,是他自己的主张,与彭德怀无关。林彪的这一简短插话为彭德怀洗雪了一桩历史冤情,澄清了事实。

    会理会议是林彪挑起的,但却严厉批评了未参与林彪活动的彭德怀。彭德怀顾全大局,严格要求自己,检查自己的错误,从而维护和增强了党的团结。会议通过批判林彪的信,通过批判刘少奇的电报所反映的问题,纠正了当时在红军指战员中存在的对中央领导的某些怀疑和埋怨情绪,加深了对毛泽东战略思想的领会,从而统一了全军的思想和行动,保证了长征这一战略转移的胜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29 19: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啊... 向楼主学习












    淘宝格子衬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12 18: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亿团网 ( 豫ICP备17044128号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0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70478

    GMT+8, 2025-5-3 14:19 , Processed in 0.2037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