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搜索
查看: 2151|回复: 7

宝宝感冒发烧全接触(起因、预防、护理及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6 2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呼吸道感染是人群中非常常见的一组疾病,也是小儿秋冬多发和常见的疾病。婴幼儿时期,呼吸道感染是造成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要使小儿健康地成长就必须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最直接的方法:避免接触感染源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很多,有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这些微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而且很容易经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对于小年龄的儿童要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室内要注意清洁卫生,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经常带小儿到空气新鲜、流动的户外活动,避免到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外出后注意给小儿清洗面部(口鼻处)和手,特别是要避免接触已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如家长患呼吸道感染要尽量少与小儿接触,如必需接触一定要戴上口罩,并注意进行室内的消毒。
  最有效的方法:增强身体抵抗力
  一是需要通过被动免疫,即预防接种来提高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如卡介苗、白喉、百日咳、麻疹等疫苗的接种,要按期进行,在6岁以前的小儿,预防接种是防止患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办法。在流感即将流行的季节,流感疫苗的接种也是非常必要的。二是要提高主动免疫能力,如注意营养,增强体质,进行日光浴、空气浴。
  最主动的方法:控制疾病的诱因
  如环境温度的影响,要根据天气适当穿衣、包裹,避免引起受寒,也不要捂得太多而受热。饮食也需注意,如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低下,就容易被病原体侵袭患呼吸道感染,而且病情要重,容易引起并发症。所以消除营养不良,防治佝偻病、贫血、缺锌等营养性疾病也是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当然营养过剩或饮食不当也是呼吸道感染的诱因。我国的传统医学就有停食着凉的说法,在我们的育儿经验中也会观察到,小儿如吃得较多,大便排泄不及时也容易患病。所以食量适当,食物安排合理,注意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一个方面。有一种说法认为,某些配方奶会引起呼吸道感染,这是没有根据的。人工喂养虽然没有母乳中含有的抗体,但丰富的营养对小儿的健康是有益的。
  最无奈的方法:通过药物预防
  主要是一般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比较有效,对于抵抗力低下人群可在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季节适当服用。抗菌素没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不要作为预防药来服用。
感冒有因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感冒的宝贝很难受
  孩子一年要得上5~6次感冒是属于比较普遍的。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疲倦、没有食欲、发热。1岁以内的婴儿感冒,常常会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咳嗽、眼睛发红、嗓子疼、流鼻涕。感冒的宝宝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6个月内的宝宝,由于还不会在鼻子完全堵塞的情况下进行呼吸,所以常常会出现吃奶和呼吸困难。
  
       感冒的持续时间
  一般,感冒将持续7~10天,小宝宝有时可持续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状,它往往会持续几周。经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幼儿,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个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何时需要去看医生
  3个月内的宝宝,一出现感冒的症状,你就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较大的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你要立即带他去医院:
  感冒持续5天以上;体温超过39℃;宝宝出现耳朵疼痛;呼吸困难;持续的咳嗽;老流黄绿色、粘稠的鼻涕。

  
       感冒的治疗
  1、带着宝宝去医院,医生常会要求宝宝进行一些检查,这样才能知道感冒的原因。
  2、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并没有特效药,主要就是要照顾好宝宝,减轻症状,一般,过上7~10天就好了。
  3、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医生往往会给宝宝开一些抗生素,一定要按时按剂量吃药。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病早点好,常会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这可万万不行,否则会事与愿违。
  4、如果宝宝发烧,应当按照医生的嘱托服用退烧药,体温低于38.5℃,不用服用退烧药。不要乱吃感冒药。1岁以内的婴儿,乱吃感冒药往往弊大于利。
  5、如果鼻子堵塞已经造成了宝宝吃奶困难,你就需要请医生给你开一点盐水滴鼻液,在吃奶前15分钟滴鼻,过一会,即可用吸鼻器将鼻腔中的盐水和粘液吸出。滴鼻水可以稀释粘稠的鼻涕,使之更容易清洁。如果未经医生允许,千万不要给孩子用收缩血管或其他的药物滴鼻剂。

  
       照料感冒的宝宝
  1、充分休息
  对于感冒,良好的休息是至关重要的,尽量让孩子多睡一会,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别将宝宝累着。

  2、照顾好宝宝的饮食
  让宝宝多喝一点水,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一点,容易清洁。让宝宝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和果汁。据说鸡汤可以减轻感冒的症状,不妨煲点鸡汤让宝宝喝上一点。尽量少吃奶制品,它可以增加粘液的分泌。对于食欲下降的宝宝,妈妈应当准备一些易消化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3、让宝宝睡得更舒服
  如果宝宝鼻子堵了,你可以在孩子的褥子底下垫上一、两个毛巾,头部稍稍抬高能缓解鼻塞。千万不要让两岁以下的宝宝直接睡在枕头上或将枕头垫在床垫下,这样很容易引起窒息或损伤颈椎。

  4、帮宝宝擤鼻涕
  宝宝还太小,不会自己擤鼻涕,让宝宝顺畅呼吸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宝宝擤鼻涕。你可以在宝宝的外鼻孔中抹上一点凡士林油,往往能减轻鼻子的堵塞;如果鼻涕粘稠,你可以试着用用吸鼻器或将医用棉球,捻成小棒状,沾出鼻子里的鼻涕;如果鼻子堵塞已经造成了吃奶困难,你可以在吃奶前15分钟用盐水滴鼻液滴鼻,过一会,用吸鼻器将鼻腔中的盐水和粘液吸出,宝宝的鼻子就通畅了。

  5、保持空气湿润
  你可以用加湿器增加宝宝居室的湿度,尤其是夜晚能帮助宝宝更顺畅地呼吸。别忘了每天用白醋和水清洁加湿器,避免灰尘和病菌的聚集。

  6、为宝宝做个蒸汽浴
  带上宝宝和你一起去浴室,打开热水或淋浴,关上门,让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房子里待上15分钟,宝宝的鼻塞定会大大好转。浴后别忘了立即为宝宝换上干爽的衣服。如果让宝宝在稍热的水中玩上一会,也能减轻鼻塞的症状和降低体温。

  
       特别提示:
  如果宝宝除了鼻塞之外,没有任何症状,你需要带宝宝去耳鼻喉科进行鼻腔检查。也许你不知道:既使很小的宝宝,也能将东西放进鼻腔里。

       孩子的体温因人而异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发烧”。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摄氏36度~37度,称为“基础体温”。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是有所差异的,所以,我们偶尔测到的摄氏37~37.5度的体温,对某些孩子算是正常的,但对其他孩子也许就是微烧,在医学上把超过本人基础体温摄氏1度以上称为发热。
你会正确测量体温吗

  
       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多种:
  * 舌下测温法:将测体温的口表放在舌下测量3分钟。
  * 颈动脉处测温法:用颈动脉半导体表测体温,将表放在颈动脉处皮肤上半分钟即可测得结果,是操作最简单,孩子最易接受的方法。
  * 腋下(腹股沟)测温法:测试时将体温表水银头放在腋窝里,上臂紧贴胸旁测试5分钟,如果孩子较胖,腹股沟处的皮下脂肪多,易于夹住体温表,也可以使用此方法。
  * 肛门测温法:测量时间短而结果比较准确的方法,让孩子侧卧,下肢屈曲,将肛表轻轻插入肛门内3~4厘米,测量2分钟,父母注意操作要谨慎,动作要轻柔。

  对于孩子来说,一般正常体温的范围是肛温摄氏36.5~37.5度,舌下温度较肛温低0.3~0.5度,腋下温度为摄氏36~37度,一般傍晚体温比早晨高,一天的体温波动不超过摄氏1度即为正常。
  
       影响体温的几个因素
  *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但对孩子来说最多见的原因是感染引起的发热,多数是短期发热。
  * 一些非致热原性因素,如癫痫、甲状腺亢进等疾病也可以引起发热。
  * 心理因素:有许多孩子一段时间内持续近摄氏40度的高温,但到医院检查不见任何异常情况,有的孩子进入医院体温正常,出院后再度发热,这种发热多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如不愿上幼儿园等。

  
       如何实施物理降温
  如果孩子热度持续不退或热退后很快又发热,可用温水擦浴、热水或冰块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
  * 温水擦浴:孩子发热时可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摄氏33~35度,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
  * 冰块冷敷:将冰袋用干毛巾包好,放在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处、腋窝等大血管集中的部位。

  
       解热剂的使用
  有的父母遇到孩子发热就马上想到用解热剂,其实这不是很理想的解决方法,如果孩子的体温在摄氏37度,甚至达到摄氏38度,只要孩子的食欲和精神都还不错,父母就应先观察孩子,不要急着用解热药。
  
       何时该用解热剂?
  1、病情已经得到某种程度的诊断,即使用解热剂也不会影响医生的诊断时。
  2、因为高烧使孩子的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时。
  3、一发烧就痉挛的孩子应尽早服用。
  4、有先天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时,持续高烧会对孩子身体有不良影响时。

  
       孩子发烧应怎样吃饭
  * 孩子发烧时,有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给孩子买些“好吃的”,其实,此时不是补充营养的最好时机,应先给孩子吃些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白米粥等。
  * 如果孩子没有腹泻、腹部不适的症状,也可以给孩子吃些酸奶,在食物的种类选择和摄入的数量上不要太勉强孩子。
  * 孩子的烧退掉后,食欲会转好,这时父母一定要把好关,不要让孩子一下子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 等孩子完全恢复后,就可以给他多吃营养丰富是食物,以弥补发烧时身体的消耗。

   
     孩子发烧用药禁忌
     宝宝生病时,父母都急于治病,四处求医用药,急迫的心情溢于言表,于是用药不当的现象屡有发生。以下是一些用药误区,在这里提醒您引起注意。

- 感冒时忌乱用抗生素。一般人们将抗生素类药统称为“消炎药”,但是消炎药却不等于抗生素。宝宝患感冒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根本不起作用。天气变化大时,应给宝宝用些中草药预防感冒,如板兰根等。
- 用药时忌半途而废。宝宝有炎症时,一些父母在用抗生素类药时,急于见到药效,用一、二天不见效果,立刻另换新药。孰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能培养细菌的耐药性。因为无论那种抗生素,制服细菌都有一个时间过程。
- 发烧时忌乱用退热药。父母们为及时给宝宝退热,常常几种退热药一齐上。退热药吃得过多,间隔的时间太近,或不同名称的同一类退热剂重复使用,都会给宝宝带来危害。二次吃药的间隔时间应在4-5小时之间。
- 忌给宝宝用成人药。宝宝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肝、肾及神经系统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因此一些成人药不易给宝宝服用。如:氟哌酸类药、复方阿司匹林、复方新诺明等。
- 煎汤药是不宜多加水。汤药性苦,宝宝一般不肯接受汤药,因此药量必须少而精。煎时要少加水,煎药时间略长一些,煎得浓稠量少,便于喂药。
- 服中药时不宜滥放糖。中医学讲究药与食同源,所有的食物均可按四气五味来分类。红塘性温,可以祛寒;白糖性凉,可以败火。服中药时先了解药物的性状。
- 服西药时忌用果汁。这是因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能使药物提前分解,或使药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肠胃的吸收。而一些碱性药品更不能用果汁送服,因为二者中的酸碱中和会使药效大减。
- 忌用茶水和牛奶服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硅酸等,如与药中成分发生反应,会使药物失效或产生不良后果。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一层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从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

经验总结:
1、小柴胡对于感冒发热呕吐的疗效很好;抗病毒口服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很有效。
2、睡着后如果出汗过多,要及时采取措施,要不然容易引起感冒。
3、宝宝发烧,要多喝水,喝淡淡的温盐开水更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6 2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亿团网 ( 豫ICP备17044128号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0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70478

GMT+8, 2025-5-4 09:20 , Processed in 0.1963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