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买啥怎么办?那就买基金吧。从长线讲,赔的可能太低了。
我喜欢向前看,很少向后看,毕竟投资是看未来的。但是孔夫子说“温故而知新”,最近两天比较有兴致,就回顾自己曾经投资过的两支股票,一支是万科,一支是中集。
05年我曾经买入过这两家公司,但是因为当时要买家具,就将万科抛了,而留下了中集。我将中集一直持有到去年11月份抛出,虽然也有三倍以上的回报,但 05年的那个决策可能是自我开始投资证券市场以来做得最失败的决策了。或许是这个原因,虽然我早已经撤出A股市场,但是还经常会想起这两支股票,而且它们也是我能够记住证券代码的不多的公司。
万科比中集上市早几年,中集是1994年4月8日上市的,我就从这一天开始计算他们的投资回报。那一天,万科的收盘价是11.55元,而中集是13元。截止到10月10日,万科的收盘价是5.91元,中集是7.23元。复权后,万科为151.67元,中集为119.22元。以分别购买一股计算,这14年间,中集给投资者的分红为28.0823元(含税),而万给投资者的分红为9.1047元(含税)。因此,我们不考虑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对价收益,万科大概给投资者带来了13.92倍的回报,中集大概是11.33倍的回报。这个回报率还算不错的,万科的年回报超过了20%,中集也接近20%。显然,这两家公司都A股市场上管理比较优秀的公司,我相信其他多数A股上市公司达不到这个回报率(这从指数的增长幅度也能看出),因此选择公司对长期投资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而言,公司新股上市都会选择相对的一个高点,而现在这个时候,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新股上市了。正因为如此,我上面的计算的回报率对于投资中集和万科的长期投资者是应该是比较保守的,等于我假设你在一个相对的高点买入一家优质公司,而在相对的一个低点抛出。作为价值投资者大概不会犯这种错误吧!
我们来看看万科和中集这14年的ROE吧:
ROE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万科 | 17.06% | 12.50% | 11.23% | 9.11% | 10.10% | 10.37% | 10.32% | 11.50% | 10.90% | 11.53% | 14.16% | 16.25% | 14.48% | 16.55% | 中集 | 21.56% | 25.91% | 23.47% | 15.38% | 14.81% | 15.19% | 22.61% | 22.66% | 16.29% | 12.90% | 31.98% | 28.23% | 24.93% | 19.04% |
从净资产回报率(ROE)看,我当年抛出万科留下中集似乎也没有什么错误,平均而言,中集(21.07%)的ROE比万科(12.58%)高多了。而且中集的分红远远超过万科,05年还是熊市,熊市我自然也要选择分红比较多的公司。但我确实没有考料到中国房价会上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对房地产业的热情如此高涨。其实,不是因为万科给股东赚的钱比中集多,而是因为市场更看好其未来的盈利前景(万科的市盈率比中集高很多),凭借更高的溢价,万科14年的投资回报才超过了中集。
A股在牛市的时候估值之高往往令成熟市场的投资者目瞪口呆,而且这种循环居然可以隔个四、五年就再来一次,真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我在05年没有抛出万科,而是选择抛出了中集,到07年再抛出万科,我计算了一下,仅仅两、三年时间,我就可以获得大概16倍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说我05年抛出万科是我最失败的投资决策。而这个失误也明白地告诉我们,应当在熊市投资,而在牛市来兑现,因为你熊市犯的错误可能会在牛市被掩饰过去。即使是长期投资,时机选择仍然非常重要。牛市熊市其实不难判断,什么时候新股大量发行上市,那肯定是牛市,也就是你应当抛出的时候;什么时候大家都离场,政府都在忙着救市的时候,也就是熊市了,像现在这样应该是投资者的机会。最后强调一点:虽然是机会,但我绝不是建议大家匆忙入场。今天跟一位知名的基金经理聊,他的观点是,不要去接飞刀,个人投资者因为资金量比较小,建仓会很快,可以在市场企稳之后再进场。我的理解是,大多数投资者是接受不了账面亏损的,而又没有人能预测市场的底,因此他们最好是在牛市初期进行投资。
回到中集和万科,现在这它们的规模都已经非常之大,因此增长率肯定不会像之前的14年那么高,市盈率降低、分红比例升高大概是可以预期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