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搜索
查看: 1164|回复: 0

孔子的饮食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1 21:24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10-2 17: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人对《论语》推崇备至,认为《论语》中的话都是至理名言。有位老先生说:“《论语》中的话,谁若能做到一句,就不得了。”一位后生说:“我做到了两句。”老先生肃然起敬,问:“做到了哪两句?”后生说:“《论语》说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就做到了。每顿饭都要求山珍海味,精工细作。”老先生一听,颓然失色。
    其实,那个后生也没有做到,是人们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理解错了。
    孔子不但没有条件讲究美食,且以他提倡的人格修养来看,也不会倡导美食。其实是人们对《论语》部分章句错误理解所致。
    那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厌”不是厌恶的意思。《说文解字》注:“厌,笮也。”“笮,迫也。”迫是强迫,“厌”在这里的意思是强求。意思是说:孔子吃饭不强求精,吃肉不强求细,对生活不做过分的要求——并非现在人们所理解的“饭食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有关饮食的论述,大都因后人的误解而以讹传讹。
    如孔子在《论语·学而》篇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意思是饮食无所责求,饱就行;居世无所责求,安而已。无论古人今人,圣贤凡夫,能够过上温饱生活,安居乐业,是最基本的追求。决不是后儒所断句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吃饭不追求饱,居住不追求安。
    温饱是人最根本的追求。食不求饱是违犯人性的,孔子不是这样提倡的。孔子提倡食求饱,而不强求要吃的多好。孔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他提倡要吃饱。《论语·述而》篇记载孔子“子食于有丧者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服丧人边进食,未曾吃饱过。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不“食于有丧者侧”,都是要吃饱的。故应断句为:“食无求,饱。”
    孔子还是反腐勇士,他对山珍海味的盛宴,是非常反对的。《论语·乡党》篇记载:“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接待孔子),若用丰盛的酒食,定会改变脸色而站起,像迅雷和大风一样发脾气,要求更换。
    孔子平日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用百姓血汗吃喝的官场风气,则深恶痛绝。
    吃喝风古今不变,只是像孔子一样“迅雷风烈”地拒绝的人已不多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亿团网 ( 豫ICP备17044128号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0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70478

    GMT+8, 2025-5-11 14:27 , Processed in 0.1529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